这场关于马蒂斯的世纪大展选在2020年实在太可惜了

  对于策展人来说,为一位人尽皆知的艺术大师办展览,最大的挑战可能就是如何提出一个新颖的主张,来解决人们对于艺术家的重新阅读的问题。

  10月21日,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2020年度大展“马蒂斯:如一部小说”(Matisse, Like a Novel)在延期了5个月之后,终于开幕。

  展览被誉为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回顾展,因为上一次关于马蒂斯的大型回顾展是1970年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

  与此同时,230多件作品+70多件重要档案的规模,让这场展览成为今年最不能错过的全球好展之一。展览的100多件展品来自位于巴黎的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其中就包括反映马蒂斯立体派创新的代表作《大地与玫瑰》(1914)。

  其余展品则来自其家乡Cateau-Cambrésis和尼斯的两家马蒂斯博物馆以及Grenoble博物馆的借展。

  根据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介绍,这场展览将探索“马蒂斯的艺术核心中,文本和图像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人们提供一种独特的解读视角”。

  以8位文学家对马蒂斯的评语为线个章节,像一部小说一样将马蒂斯的一生娓娓道来,直到最后一位作者的出现——亨利·马蒂斯。

  马蒂斯,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也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作品以鲜明而大胆的色彩而著称。

  他生病了——有说是阑尾炎,有说是盲肠炎——住进医院的马蒂斯十分无聊,母亲便送来了一套画具,帮他打发时间。结果,马蒂斯着魔一样爱上了绘画。

  1908年,马蒂斯曾公开表明自己的艺术观念,“色彩的选择不是基于科学,色彩完全本能地向我涌来”。他将自己的艺术风格形容为“安乐椅式的艺术”。

  这次展览的9个章节分别由8位与马蒂斯有关联的作家以及马蒂斯本人引出,其中就包括马蒂斯的女婿,乔治·杜图伊特(Georges Duthuit),他同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哲学家。

  马蒂斯是在1898年与妻子艾米莉结婚的,但在这之前的1894年,就已经有一位模特为马蒂斯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玛格丽特”,由马蒂斯和艾米莉共同抚养。

  1923年,杜图伊特与玛格丽特结婚,并出版了一本关于雷诺阿的书。1925年,杜图伊特曾亲自陪同马蒂斯前往西西里,后来又在卢浮宫学院担任兼职教授。

  多米尼克·福凯德(Dominique Fourcade)——福凯德曾撰写名为《亨利·马蒂斯:在尼斯的早年生活1916-1930》的著作,讲述了马蒂斯在尼斯的生活片段。

  从1917年开始,马蒂斯大部分冬天都在地中海沿岸的尼斯度过。他经常住在一座名为Hôtel Mediterranée的洛可可风格建筑里,面对法国尼斯蔚蓝海岸的美景,接连完成人生中的很多重要作品,比如《雷诺阿花园里的橄榄树》、《暴风雨前的卡涅风景》和《树林间的房屋》等。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格林伯格,1909年1月16日生于美国纽约州,1994年辞世,是美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提倡美学,早期以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的拥护者而闻名。1950年代著有《马蒂斯》。

  皮埃尔·施耐德(Pierre Schneider)——1937年出生于卢森堡的皮埃尔·施耐德曾撰写过多部关于马蒂斯的著作,其中《马蒂斯》于1984年首次出版。

  查尔斯·刘易斯·欣德(Charles Lewis Hind)——欣德在1911年写道,马蒂斯可能看起来“像个孩子一样画画”,但如果花上一周时间欣赏他的画作,你就会明白“它们传达的是生活本身”。

  从20世纪10年代的实验到20年代具象的回归,再到30年代以后对于剪贴的运用,这场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大型回顾展这些巧思的章节得到丰富。

  如同策展人维迪尔(Verdier)所言:“在展览中,马蒂斯是真正的阐释者——通过绘画、雕塑、剪纸和素描——这是每一章的中心思想。”

  “他理解文字与画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像他理解他的画和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当他对一幅画感到满意时,他会说这一页已经写好了。”

  展览的另外一个意义是强调了画家的绘画语言是如何变化的,他的“绘画”是如何适应社会变化的。展览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维度,让我们可以看到马蒂斯的杰作的同时,看到他失败的项目、尝试过的创作,和从未见过的作品。

  1896年到1904年这个阶段,马蒂斯的创新意识达到巅峰。他开始关注包括印象派、新印象主义等各种风格的艺术,从中汲取营养。

  1905年,36岁的马蒂斯参加巴黎秋季沙龙美术作品展。一位名叫路易·沃塞尔的批评家看到他的作品,目瞪口呆。

  因为这场展览有很多年轻人的画作色彩艳丽,与展览中另外一件展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多纳泰罗的写实作品风格迥异。

  今年年初,一部记录马蒂斯旅行的纪录片,名为《追逐光明,马蒂斯的航行》(Chasing Light, the Voyages of Matisse)得以发行。该片由蓬皮杜艺术中心和巴黎的Nocturnes Productions公司共同制作,探索了马蒂斯到科西嘉、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波利尼西亚的航行是如何塑造了他的视野的过程。

  1930年,60岁的马蒂斯迎来了塔希提之旅。这段旅程也激发了他很多剪纸方面的灵感。他曾说:“这里有太多的东西值得看了……有时候,我觉得在塔希提的逗留重新点燃了我的想象力。”

  其实,这个时期的马蒂斯已经因为严重的肠道疾病,经历了两次痛苦的手术。身体的虚弱使他再也不能站在画布前作画。

  于是他又开始了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剪纸。为了剪出色彩鲜丽的作品,他还亲自动手,染出自己需要的彩纸,靠在床上不停地剪。这成为了他在创作上发生颠覆性变革的契机。

  用当时《卫报》评论员劳拉·康明(Laura Cumming)的线年艺术生涯的全部魅力都浓缩在他晚年这些剪纸作品的炽热与美丽中,它们如同长满植被的花园一样充满生机。

  那是马蒂斯为巴黎艺术杂志《Verve》创作的封面——在苹果绿的背景中,一个奶油色的人物在尖尖的星星和大写字母之间跳舞。

  1947年,马蒂斯出版了《爵士》(Jazz)一书,其中包含他的剪纸拼贴画以及一系列哲学思考与书面笔记。

  马拉美是法国19世纪象征派诗人,马蒂斯曾试图用图像来演绎马拉美最为著名的诗歌《牧神的午后》。

  后来他又演绎了15世纪诗人、奥尔良公爵查理一世(Charles d’Orleans)的诗歌。用平版印刷的方法,复制诗歌手抄本与蜡笔画,以配合诗人的文字。此外,他也热衷于神话故事的演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Leave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