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哈姆雷特有点疯

导演说舞台上的金属色珠帘灵感来自艺术家达明·赫斯特的“钻石骷髅”,而泥土则隐喻了哈姆雷特复仇也是一场自掘坟墓的行为。段超 摄

继去年在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带来一部舞台电影《朱丽小姐》后,柏林邵宾纳剧院今年再携两部戏来华巡演。一部是艺术总监托马斯·奥斯特玛雅颇受争议的作品《哈姆雷特》,另一部是编剧、导演福克·里希特的《信任》。其中,《哈姆雷特》上周末在天津大剧院连演三天,吸引了超过四千位观众。平均上座率95%,成为今年到目前为止在该剧院演出票房第二的戏剧演出,仅次于众星云集的国产话剧《四世同堂》。由于该剧只在天津演出,和往常一样,许多外地观众打着飞的、高铁、自驾车专程前来。

在无数版本的《哈姆雷特》中,邵宾纳这一版有何特别之处呢?除却一些与剧本八竿子打不着的演出版本外,这恐怕是在国内上演的最短的《哈姆雷特》。大部分《哈姆雷特》都不低于3小时,而这一版本连带中场休息约合2小时45分钟。尤其在下半场,剧情超速前进,支线几乎被砍光,只留下哈姆雷特复仇这一主线,连最后的“接盘侠”福丁布拉斯甚至都没露面。

经典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被重复三次,一次比一次怪异,庄重的独白在演员恶作剧式的表演中全然失效。到了高潮时分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原本悲剧性的死亡终局被赋予了游戏的色彩,舞台上血浆、饮料、唾液横飞(在国外演出时还曾有不明液体飞溅到前排观众的衣服上),活脱脱一个僵尸B级片的拍摄现场。有痛感,有怪诞,又有某种娱乐性的存在——这个场面让观众笑疯了。尽管演出的剧情与莎翁剧本大抵一致,这观感却与记忆中经典不可亵渎的“王子复仇记”好似两码事。

托马斯·奥斯特玛雅,这个德国当代戏剧的风云人物,一度被中国业界戏称为“德国孟京辉”。他是邵宾纳剧院的艺术总监,也是此次《哈姆雷特》的导演。在看过了各种角度解读的《哈姆雷特》之后,你不得不承认,奥斯特玛雅此版的确是一次极富魅力的改编。从开场老国王的下葬,土刚埋上,原地就成了王后与克劳狄斯的婚礼现场。舞台布景主要是真实的泥土和金属色的珠帘,据导演说灵感来自艺术家达明·赫斯特著名的“钻石骷髅”,浮华与死亡的强烈对比;泥土则隐喻了哈姆雷特复仇也是一场自掘坟墓的行为。

心事重重的忧郁王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眼前这个脱发的胖子,如精神病人一般躁动疯魔,喜怒无常,演着戏还唱起rap,让人与剧中其他角色一样搞不明白他是真疯还是假疯。“哈姆雷特”这个一般人印象里俊美的、高贵的思想者,总能理所应当地激起人们的同情与怜悯。而这一次,当剧中王子演到一半下台与观众互动,问观众认为哈姆雷特的行为是对还是错,这个答案似乎也不再理所当然。

作为一部“话题之作”,邵宾纳剧院的《哈姆雷特》2008年先后在雅典艺术节和阿维尼翁戏剧节首演。当时,纽约著名的BAM剧院的执行制作人Joe Melillo曾私下对奥斯特玛雅说,他没法带这出戏去给英语国家的观众看,“这可不是他们心目中的哈姆雷特,这戏该改名”。

比争议更大的是名声,这一著名版本在世界巡演所到之处都取得了票房佳绩,也成为导演奥斯特玛雅的一部代表作。在去年新京报推出的莎翁诞辰450周年专题《100个戏剧人100个哈姆雷特》中,也有多位戏剧人在回答“你心目中最适合演‘哈姆雷特’的演员是谁?”这个问题时,把票投给了拉斯·艾丁格,而他正是此版《哈姆雷特》的男一号。可见其塑造的“胖王子”形象之深入人心。

1999年,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成为邵宾纳剧院艺术总监时,不过32岁。他早年青睐欧洲剧坛“直面戏剧”,将当代剧作家萨拉·凯恩、卡莉·丘琪尔等人的作品搬上舞台,从而一举成名。2000年后他又涉足经典戏剧,执导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作品。

奥斯特玛雅认为,他的创作就是与编剧,与文本精诚合作,最终直击剧作的核心。他曾在许多采访中提及,最偏爱的戏剧也是那种讲述“生而屈辱”的戏剧。“实际上我自认为是一个保守的导演,而当你找到了剧作的核心后,你会发现莎士比亚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非常黑暗、绝望、残酷,甚至血腥的,这正是诸多莎剧的真相。也许有人因此认为我是个爱挑衅的导演,这其实只是因为我的坦诚”,奥斯特玛雅说。

除了坦诚,奥斯特玛雅对于译本的改编也有其心得。在《哈姆雷特》即将前往英国演出时,他曾对英国媒体表示,英国人在处理莎剧时要面对一个问题,即莎翁文辞太过优美,但难免陈旧,有些英国观众第一次看甚至都听不懂。“翻译却可以重新书写人物的对话,变得更现代化和口语化。每当我做莎剧,我的最高目标是要翻译得让观众能理解每一句台词”。

据邵宾纳剧院副院长Tobias Veit介绍,剧作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奥斯特玛雅首要思考的问题。“这部戏在不同国家触发观众的点也不同,可能巴勒斯坦人民引发感想是‘真的要复仇吗’,如《哈姆雷特》剧中所说世界好像一座监狱,那么我是该拿起武器抗争还是应该自杀,这个问题是非常现实的。在莫斯科,哈姆雷特与继父的关系可能令人想到个体对当权者的反抗,而在纽约,观众思考更多的则是个人身份认同的问题。莎士比亚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在于每个时代、不同语境下你可以看到不同的角度”。

Leave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